打开APP

structure:心衰发展相关的利阿诺定受体结构被破解

6月14日,struc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与心衰等多种重要疾病相关的生物碱利阿诺定受体(RyR)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RyR是一类位于内质网膜上的钙离子释放通道,常作为磷酸化和疾病突变的靶点。 该研究揭示了三种RyR异构体(RyR1-3)的一个关键的磷酸化靶点结构域的晶体结构。该结构域含有Ser2843 (RyR1) 和Ser2808/Ser2814 (RyR2)磷酸化位点。

2012-11-18

structure:研究者揭示幽门螺杆菌的受体原子结构

近日,来自俄勒冈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如何作用避免胃酸破坏其结构的机制,这就为开辟新的抑制细菌导致疾病的疗法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structure上。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幽门螺杆菌酸受体TlpB的晶体结构,其受体有一个明显的外部突起,由PAS结构域和小分子尿素结合而成,可以感知外部的环境。

2012-11-18

structure:揭示端粒辅助蛋白的突变引发DNA分子破坏的机制

2012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染色体是一种较长的线性DNA分子,其可以在末端形成特殊的DNA结构,名为端粒,其对于DNA分子具有保护作用。端粒可以通过与端粒酶以及一些附属蛋白质进行作用来维持其功能及DNA分子的稳定性。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威斯达研究所的研究者揭示了酵母中这些关键蛋白质的重要结构。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tructure上。

2012-11-23

structure: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关键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

2012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佛罗里达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确定了一种酶的分子结构,该酶与几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胰岛素抵抗过程。这种酶在神经细胞(神经元)的生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是一个治疗大脑疾病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的潜在药物靶标。

2012-11-17

structure:RNA适配子选择性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机制

6月21日,structure杂志报道了RNA适配子选择性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分子机制。这可为基于GRK2的心血管系统的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心血管系统稳态的维持,部分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磷酸化活化的七次螺旋受体,使之快速脱敏来实现的。 然而,在慢性心脏衰竭过程中GRK2上调。这使研究者认为它促进了病情的恶化。

2012-11-18

structure :噬菌体杀灭细菌的新机制

Image:Phage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的研究者发现了病毒可以用1纳米的针状结构来攻击细菌。一种φ92家族的噬菌体可以发挥其特殊的能力来攻击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噬菌体使用其似针状的接头刺入细菌的细胞膜,最终来引起细菌死亡。

2012-11-18

structure:癌细胞增殖新因子Vgll1

2012年5月24日,structure在线发表了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洪万进课题组等的一篇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imilarity between the Vgll1-TEAD and the YAP-TEAD Complexe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Vgll1-TEAD4复合体的三维晶体,并与YAP/TAZ-TEAD复合体进行比较...

2012-11-18

structure:科学家解析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

刊登在国际杂志struc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开发抑制该眼部疾病的疗法提供了一定的希望。

2013-12-09

structure:周兆才等揭示激酶MST4激活机制

图摘自Cell structure 网络版图片摘要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子刊structure近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周兆才和赵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e of the MST4 in Complex with MO25 Provides Insights into Its Activation Mechanism”。

2013-03-14

structure:科学家揭示DNA修复相关蛋白结构,有望提高癌症治疗效果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加拿大亚伯达大学科学家揭示了DNA修复过程机制,当DNA过度破坏后会导致癌症。该研究是由Mark Glover博士领导完成的,发表在近期出版的structure杂志上。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以为参与到DNA修复过程中的两种蛋白起相同的作用。而Glover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这两种蛋白的工作机制完全不同,该发现有望能够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

2013-09-11